第240章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“蒲师兄炼钢,不知用的什么炉?”

张祯笑问道。

蒲象与台舒对视一眼,谨慎地道,“张师妹有何指教?”

他记得台舒说过,张师妹那一支,可能得到墨家钜子的遗泽,技艺极多,若能得她指点,可少走许多弯路。

张祯做思索状,“我家先师,曾留下一张图纸,说能炼出好钢。”

命人取纸笔,现场画出宋朝高炉。

两头细,中间粗,像个腰鼓。

为何画宋朝的?

因为宋朝的冶炼技术、生产规模,是中国古代冶炼的巅峰,宋神宗元丰年间的钢铁产量,比八百多年后欧洲各国的产量总和还要多。

产品质量也能得到保证。

原因之一,就是因为改良了高炉冶炼法。

钢由铁中来,这是个常识。

由铁变钢,关键点在于碳含量。

生铁由铁矿石烧出,是粗制铁,含碳量大于2%。

熟铁更进一步,以生铁精炼而成,含碳量约在0.02%以下。

钢则是含碳量介于0.02%至2.11%之间的铁碳合金。

所以炼钢,其实就是不断减少铁矿碳含量的过程。
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华夏就用海绵状的块炼铁,再过热渗碳、反复锻打,炼出了渗碳钢。

即百炼成钢。

到了西汉时期,炼钢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,懂得了炒钢。

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炒钢冶金技术。

之后又发明了用于炼钢的熔炉,到宋朝时期,已发展得相当成熟。

腰鼓造型能使热气分布均匀,节约燃料,延长炉墙寿命。

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
台舒是内行,蒲象更是内行中的内行,一见高炉图纸便被吸引住,接过来仔细观看。

张祯:“还有一个小玩意儿,有助于火力。”

说着画出木风箱。

这物件在现代农村很多,但汉朝还没有,最早见于明代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,虽是小东西,却非常实用。

台舒听她说明原理和用途,忍不住埋怨道,“张师妹,为何不早告诉我?”

此物他也需要呐!

张祯:“呵呵,没想起来。”

是真没想起来,今日说炼钢才想到的。

台舒有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80年代:捡了姐姐不要男二 她热情似火,他冰冷成河 孽徒总想对我图谋不轨 谁把反派当媳妇儿养啊 妹妹别演了,咱家全员读你心声 小仙不好惹 你婚纱演唱会,我表白天后你急啥 俏军嫂随军记 这魔头他假高冷 村子里的小仙医 穿越盗墓笔记:从遇见你开始 快穿:清冷美人深陷修罗场 当家小祖宗 双界穿越之开农场养公爵 快穿:你惹他干嘛,他恋爱脑来着! 快穿:系统给的剧本都不对 失踪五十年的爷爷说他修仙回来了 村支书的爱情 震惊:国运降临,我能看到提示 陆总,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